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区文化>红色文化

新华社点赞临沂!人人都说沂蒙山好,究竟好在哪?

时间:2021-11-10

阅读:2473

字体:[] [] []

打印

新华社点赞临沂!人人都说沂蒙山好,究竟好在哪?

  编者按:新华社9月28日刊发《人人都说沂蒙山好,究竟好在哪?》,对临沂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绿水青山底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做法进行了报道,并配发视频,在临沂客户端现予以转发。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沂蒙山小调》,跨越时空,由沂蒙大地唱遍大江南北。这首山东民歌已经传唱了80多年。如今的沂蒙山区,青山绿水依然好看,高粱更红,豆花更香。这首传世的歌曲,正唱出沂蒙山人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

  山东临沂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其中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诞生于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沂蒙精神,代代传承。

  国庆节即将来临,沂南县常山庄村“沂蒙红嫂”纪念馆的一组雕塑前,讲解员魏靖雯正深情地讲述发生在孟良崮战役期间的一个故事:“为保证部队通过汶河,村民李桂芳等32名妇女跳入河水内,柔弱的身躯扛着门板架起‘人桥’……”群众不惜一切代价支援前线的壮举,让参观的人们无不动容。

正文02_副本.png 

  2017年7月,参观者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学习。新华社记者 邵琨 摄

  抗战期间,共产党带领沂蒙人民艰苦卓绝抗击侵略者;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带领老区人民彻底翻身……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数十年来,临沂干部群众把沂蒙精神视为宝贵财富,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的良好风尚。

  济南大三学生李伟2016年与同学们发起“沂蒙精神百校行”活动,目前已走进300余所高校,给青年学生讲述沂蒙大地上的感人故事。“‘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的故事,曾被拍摄成电影《沂蒙颂》,人们耳熟能详。但是,每次给大家讲起,台下总是一片抽泣声……”李伟说。

  “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喜洋洋。”临沂市委书记王安德说,人人都说沂蒙山好,好在哪里?从根本上说,是好在共产党一切都想着老百姓。

  【记者观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临沂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项重点民生工程、402个民生事项全面推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根基不断厚实,力量愈发充盈。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沂蒙山好,既流传在歌声里,也印证在青山绿水之间。

  走进临沂市区,碧波荡漾的沂河穿城而过,河水清澈、天空湛蓝,绿树栈道交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近年来,临沂扎实推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中心城区24段黑臭水体全部通过省级“长治久清”评估;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100%,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沂河也被评为“最美家乡河”。

  记者来到蒙阴县桃墟镇安康村,放眼望去,四面远山含黛、满目苍翠。当地开发“树上村庄”旅游项目,让游客通过树上餐厅、树上民宿体验“树上生活”。72岁的村民崔元芝说,她与老伴经营民宿,种植板栗,年收入超过20万元。

  老百姓的获得感,源自临沂市“让青山绿意更浓”的决心。

  曾经,一位客商计划在蒙阴县投资30亿元,项目投产一年就能提供税收4亿元。“4个亿,几乎相当于全县一年四分之一税收,说不动心是假的。”蒙阴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忠军说,县里审批时发现项目不符合当地环保要求,婉言谢绝了这笔投资。

  临沂市坚持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完成涉气工业企业三次提标改造,万元GDP能耗下降17%,2020年优良天数增加54天;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0家,增加2.7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2.8个百分点。

图片3.png 

  2020年6月,市民在临沂市滨河景区三河口花海游玩。这里曾是野草丛生的河滩,后被打造成城市花海景观。新华社发(许传宝 摄)

  罗庄区的山东盛阳集团有限公司规模小,链条短,污染大。集团公司毅然关停原有焦化、建陶、铁合金3家企业,投入数十亿元转型升级,昔日漫天飞扬的粉尘、浓烟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工艺先进的“绿色工厂”。

  【记者观察】乡村美不美,百姓最有发言权。念好“山字经”、唱好“林中戏”,临沂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机制,筑牢绿水青山底色,生态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沂蒙老区群众共享生态红利,美好生活、绿色生态分量越来越重。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秋分已过,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现代农业示范园葡萄大棚里,“蓝宝石”收获接近尾声。村民吴绍青曾经在外打工,看好村里的发展前景,毅然回村承包了50多亩土地,种植葡萄、芹菜、辣椒等。在他的带动下,村里20多户村民种植果蔬,收入大幅度增加。

  抗战时期,日伪军扫荡朱村,八路军听到枪声,立即赶来解救村民,24名战士壮烈牺牲,“枪声就是命令”的朱村战斗载入史册。自那以后,每年大年初一,村民用第一碗水饺祭奠英烈。72岁的村民王经臣说:“头碗水饺献英烈的年俗雷打不动,乡亲们永远记得共产党的恩情。”

图片3.png 

  2021年8月31日,无人机航拍的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新貌。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沂蒙山小调》的这两句歌词,描绘的是当年群众对富足生活的期盼。如今,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组织带领村民整治荒地修砌石渠,打造集金银花良种培育、推广种植、干花贸易、食品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将山高涧深、四面悬崖的村庄建成“沂蒙明珠”;

  ——在临沂市兰山区罗滨逊“智慧云仓”,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全面应用,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处理电商订单1万单以上……

正文05.png

  2020年11月21日,在临沂商谷罗滨逊智慧物流园1号云仓,工作人员在取货。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从率先脱贫到成为老区经济腾飞的“沂蒙样板”,从小百货市场到“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商城,从打造现代物流之都到直播劲头全面起势的电商基地,临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记者观察】沂蒙老区发展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史。八百里沂蒙好风光,山山水水都是歌。过去“贫穷落后代名词”,如今“龟驮老城”成长为现代化“大美新城”。未来的老区人民,将继续攻克一个个新的“孟良崮”,美好幸福的歌声将更加悠扬。

  新华社记者王念  张志龙  杨文 

 


Copyright©2015-2022 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1832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