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老区文化>红色文化

根植于罗庄的临西县

时间:2018-09-20

阅读:738

字体:[] [] []

打印

根植于罗庄的临西县

 
1947年10月,根据对敌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滨海地委、专署决定,在临沂县境内沂河以西、祊河以南地区设置临西县。

10月,中共临西县委成立,刘炬任书记,唐军任组织部长,纪甫任宣传部长,刘东岑任武装部长兼总团团长,龚振华任城工部长,李希平任民运部长。10月29日,临西县政府成立,刘炬兼任县长。临西县大队与县政府同时成立,刘炬兼大队长、政委,亓廷梅任副大队长,王茂森任副政委。

临西县辖城关区(书记龚振华,区长蒋体行)、朱陈区(书记陈思佐,区长李金涛)、册山区(书记李肃,区长胡秉年)、沂堂区(书记马绍仁,区长訾忠)、艾山区(书记黄家琪,区长郑汉英)。1948年1月,增建棠林区(书记朱方敏,副区长王天喜)。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临西县党政军深深植根于这片沃土中,团结带领社会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完善党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地方群众武装,组织支前生产,驱顽破敌,艰苦斗争,为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临危新生 不辱使命

1947年2月15日,国民党军第83师首先占领了临沂城,第74师、第7军、第25师等也先后侵占了临沂城及周边附近地区。一时间,整个沂蒙山区乌云压顶,重又没入白色恐怖之下。

临沂县委根据党中央关于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敌人,配合正面战场歼敌的指示,县政府领导机构暂时转移到莒南县的板泉崖一带,继续开展敌后工作。同时,从临沂县析置出临西县,加强以临沂县为中心一带的对敌斗争工作。

新设立的临西县区域主要在今罗庄区境内,这里自古以来是陶瓷制作中心和集散地,民生经济相对发达。这里更是近现代沂蒙红色文化的发祥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救国斗争,1938年5月,中共临郯县委在三重村(今属罗庄区傅庄街道)成立,不久又在大丁庄(今属罗庄区汤庄街道)成立了临郯青年救国团县团部(在抗日民主政权未建立前,行使政府职权)。

临西县成立伊始,除朱陈区义和乡的前、后杨官庄,东、西西庄,东、西为儿桥等村系我党实际控制的边沿村外,其他地区皆为游击区和蒋占区。因此,斗争形势艰苦而复杂。针对当时严酷的斗争形势,县委于1947年11月中旬,召开了干部、武工队员动员大会,通过诉苦和追悼烈士及检查过去对敌斗争中的缺点,以此鼓舞干群就地坚持斗争,打击敌人,坚定最后胜利的信心。

12月上旬,临西县和苍山县合组建立临苍指挥部,由刘炬任政委,赵永萼任指挥,刘东岑任副指挥,调集地方武装和民兵,包围、袭扰傅家庄等据点,并深入开展敌伪工作。12月中旬,国民党八十三师十九旅五十七团第一营新兵一个班10人,向县政府投诚。

1948年1月20日,滨海地委召开边沿区对敌斗争会议,总结对敌斗争工作经验。会议确定,今后边沿区对敌斗争方针主要是分散坚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消灭敌人。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土顽、还乡团、伪自卫军、伪政权人员。在战术上,不打消耗战,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基干兵团以分散活动、支持县区武装为主,有利时集中作战。临西县委坚决贯彻地委对敌斗争会议精神,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组织武装深入到敌占区打击敌伪,并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敌伪,使形势一天天好转。4月10日,国民党军集结44师150旅全部3000多人,从临沂城出动,沿台潍公路两侧地区“扫荡”抢粮。临西县大队与地方武装在为儿桥一带展开反击,一举毙伤敌300余人。

7月初的一天夜里,艾山区武工队、区中队在县大 队的支持和配合下,趁着夜幕摸到城西10多里的朱许村,迅速将敌艾山乡公所包围,乡自卫队被歼灭一部,俘虏正、副乡长等30余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给敌人以很大打击和震慑。临西县的伪乡保长、乡村自卫队惊恐万状,日夜惶惶不安。盘踞在临沂城里的王洪九匪团也受到很大震动,加强了城 防的岗哨、巡逻和戒备,周边据点里的敌各保安团、队,也龟缩在据点内不敢轻易外出。


针锋相对 保卫胜利果实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就在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侵占我以临沂为中心的山东解放区时,以王洪九为代表的一批长期依靠日伪势力残酷统治人民的地主、汉奸、恶霸及其爪牙“还乡团”,也尾随其后,卷土重来,妄图强夺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浴血八年的抗战胜利果实,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国民党军占领临沂后,共产党组织转入分散隐蔽活动,临沂城四周一时“还乡团”当道,白色恐怖遮天蔽日,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血染沂河。“活阎王”王洪九还乡当上了国民党临沂专员兼保安司令。他回到临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祭祖”,并歇斯底里地叫嚷:“在临沂我不杀3000共产党和土改积极分子誓不为人!”

面对如此恐怖严峻的形势,临西县委提出:“坚决打破白色恐怖,与国民党和“还乡团”针锋相对,用不怕流血牺牲的斗争保护人民群众利益,保卫胜利果实。”

湖西崖一带的地主反动分子魏荣俊、李延堂、张瑞祥、韩二面筋,敌村长孙景廷等“还乡”后,疯狂报复共产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一次抓住党员、干部20多人,18人被折磨致死,有的尸骨无存。湖西崖村23岁的女党员、朱陈区妇女委员吕宝兰一家被抓去4口,父亲和弟弟都惨死在“还乡团”的手中。在就义的前一天晚上,她对同样被折磨的奄奄 一息的妹妹吕宝桂说:“看来我是活不到那一天了,万一你能出去,一定要记住这深仇大恨,告诉咱娘,总会有那一天,天还会变过来,地还是咱穷人的。”第二天,“还乡团”对吕宝兰下了毒手,他们先是将吕宝兰的衣服扒光游街示众,然后又在刑场上残忍地割去了她的乳房。在非人的折磨和难以忍受的痛苦中,吕宝兰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土地改革万岁!”敌人罪恶的子弹射穿了她的胸膛,一股股殷红的热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脚下的大地。

册山区的后村以及沂滨区、太平区沙岭子村的“还乡团”还对共产党员及积极分子施以挖眼睛、割舌头、摘耳朵等种种酷刑。石杭岭村还乡地主赵相民勾结汤庄的匪徒衹芳五、尹根东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残忍地把380多名革命干部和积极分子捆绑起来,腰间系上石块,投进水深无底的老煤窑井里。

血债要用血来偿。1948年初夏割倒麦子的时候,临西县武工队一部和区小队摸到湖西崖村,先将孙景廷抓获,继而又在周边地区将李延堂、张瑞祥、韩二面筋等抓住,县、区人民政府在湖西崖村召开公判大会,判处孙景廷、韩二面筋等死刑立即执行,判处李延堂、张瑞祥等死刑缓期执行。罪大恶极的反动派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人民群众拍手称快。

同时,对民愤不大、停止作恶、转而积极站向人民一边的伪匪人员给予宽大处理。1948年5月31日,临西县政府发出一号通告:宽大处理张维臣、陈广荣等一批伪匪人员与失足分子61人。此举充分体现了我党宽严相济、争取大多数的一贯政策,在临沂城周边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有效促进了我党我军对敌斗争的开展。

册山区南部的峰山村(今属罗庄区黄山镇)是个逢大集的集镇,各类民间贸易活动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每逢集日经常会遭到“还乡团”匪徒的抢掠,群众苦不堪言。1947年深秋,区武工队决定杀杀“还乡团”的威风。因是在 敌控区内,又是白天行动,为防敌迅速增援,事先与附近苍山县褚墩区武工队取得了联系,请他们设法阻止李庄的敌人过河增援。第二天集日,册山区委书记李肃带领部分武工队战士到峰山以北一带阻止北部之敌出援,临西县人武部副部长张忠臣率区武工队4个班,配转盘机枪1挺,当夜插入峰山村隐蔽,天亮后见机行事。不料第二天清晨,国民党83师工兵营一个连配合王洪九的保安一部,带重机枪1挺、轻机枪多挺、小炮两门,从傅家庄出动到峰山集抢粮,正与册山武工队相遇。遭遇战中,册山武工队边打边向村前的山顶冲去,意欲占领控制有利地形,一、二班首先抢占了山顶。敌人开始向山上攻击,我武工队奋力还击,张忠臣身先士卒端起机关枪猛扫敌群,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这时,李肃在北面听到峰山集枪声大作,知道情况有变,果断赶回,在村外用机枪开道往里冲。敌以为我主力来援,带上十几具尸体仓皇逃窜。

在临沂城沦陷的日子里,临西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紧密团结,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坚持武装夺取政权,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经历了艰苦岁月的磨难煎熬,度过了重重困境难关,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奋起 抗争,浴血迎来了胜利曙光的照耀。


攻克傅家庄 全境获解放

傅家庄据点是王洪九部署盘踞在临沂城西南的一个重要外围骨干据点,守备力量较强:计有敌保安2团2营3个连300多人,从兰陵、卞庄一带撤逃滞留于此的敌兰陵自卫大队300人,及三重、傅家庄和朱陈3个镇公所自卫队100多人。1948年7月,我军攻克东高都、岑石两个据点后,临西县境内只剩下了傅家庄这个敌伪据点。1948年9月16日,我鲁中南军区决定攻克傅家庄据点,解放临西县全境。

傅家庄是临西县一处较大的集镇,位于临沂城西南20公里处,小涑河三面环绕,台(儿庄)潍(县)公路贯穿镇中心,交通畅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为日伪的多年经营,这里地势险要,碉堡林立,围墙高厚,外有水壕、鹿砦,易守难攻。在此之前,我军曾两次攻打,均未能攻克。第一次是1948年2月24日,鲁南地方兵团和临西县大队、武工队,由苍山县官庄村西出击并包围了据点,激战一夜,我方伤亡20余人未能攻克。第二次是同年的4月20日,我鲁南军区18团和临西县总团兵合一处围攻傅家庄,敌驻临沂的83师一部和保安团火速来援,形成反包围态势,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军边战边退,迂回到小河湾、劳模店子村,辗转至徐家林,撤出战斗。

这次攻克傅家庄据点,担任主攻任务的是鲁中南军区17团,该团指战员经过新式整军后,个个摩拳擦掌,人人斗志昂扬,他们选定据点北面的桥头作为突破口,迅速完成了对据点的包围。同时,汲取上两次攻克失利的教训,由军区18团、临西县大队和武工队担任扫除外围和打援的任务,切断了据点外围增援力量。我军进攻开始前,先抓来一条狗,扎 上嘴,套上一件黄色军服,用长绳拴着狗脖子,然后将其投入到小涑河里。狗在河里拼命挣扎,搅得 河水哗哗响,敌人误以为我军泅水爆破,集中火力封锁河面。这时3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方轻重机枪暴风雨般吼叫起来,在此火力的掩护下,爆破手抱着几十斤的炸药包,越过石桥冲上去,“轰”的一声巨响,炸倒了桥头门楼,主攻连随之首先冲进据点。后续部队迅速跟进,一个多小时候,全歼匪自卫大队和三重、傅家庄两伪乡公所及朱陈镇公所,打死打伤敌30多人,活捉308人,缴获小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步枪200多支,短枪12支,子弹1万余发。

临西县始建时隶属滨海区,1948年3月划归鲁南区三地委、三专署领导。同年10月,临沂城光复后,于10月26日奉命撤销建制,辖区仍归临沂县,县大队武装并入临沂县独立营。
作者简介:

    郭广阔,男,中共党员,1964年出生于临沭县,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汤泉旅游报》主编,河东区作协副主席。先后在《文史精华》《文史天地》《中国档案报》《春秋》《党员干部之友》《大众日报》《齐鲁晚报》《联合日报》《人文山东》《临沂政协》等文史类杂志、报纸发表报告文学、文史类稿件100余万字。参与合著《沂蒙人》(编委)《沂州海棠》(撰稿)《千年汤泉》(撰稿、编辑)《百万雄师出沂蒙》(主撰稿)四部;参与主编《美德河东》《二十春秋铸辉煌》两部,原创纪实长篇小说《陈毅在沂蒙》一部,30余次在省、市各类征文中获一、二等奖。
 

Copyright©2015-2022 临沂老区建设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1018320号-1